赛教天地

【心得体会】语文复习课的“三有”意识

作者:陈 琳

内容摘要  本论文针对语文学科的特殊性,结合具体教学实际,认为在复习课中,教师教学应体现出“三有”意识,即知识点有框架意识,每课时有要点意识,讲解中有勾连意识。教师在复习中要将这三个意识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并鲜明的传达给学生,形成知识复习的共识,以达到预期的、良好的复习效果。

关键词  框架意识   要点意识   勾连意识  

高三语文复习课是一个极有艺术性、极具探索性的课题。面临各个知识点的大汇合,面对琐细的字词句复习及记忆的迅速遗忘和混淆,以及语文学科成绩提升的去快速化、去明显化,很多学生在复习时选择“靠天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又往往被零碎的知识点、过多的试卷、考试所支配而选择“放野马”或“题海战术”,最终导致“教”与“学”的两面无趣、双向被动。一节有效的语文复习课,要清晰的构建出知识的框架及纲领,要明确的传达给学生本课时的要点、重点,要有意识地进行知识点的发散和勾连。这“三有”意识有效结合的语文复习课,才能让学生复习地更加轻松,更加实在。

一、知识点要有框架意识。复习课是对知识的一个回顾、巩固提升的过程,语文知识从字词句到作文,从修辞得体到审美鉴赏,知识点庞杂,章节繁多,教师在具体的章节复习时首先要有鲜明的框架意识,为每个章节或专题搭建清晰的、简而精的框架,让学生在复习之前能从“面”的高度来把握章节内容。如我们在实词之近义词辨析这个专题的复习中,汉语近义词浩繁,如何有效的搭建框架以高效的辨析并运用呢?复习中,我们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要从词义(范围大小、语义轻重、语义侧重),用法(适用对象、固定搭配),色彩(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敬谦词这四个方面来思考切入,同时在解题时要敏锐地根据题目的提示性语言文字来辅助做题。将这个框架贯穿于近义词辨析的章节和课堂教学,同时也让学生在脑海里构建这样清晰的框架,做题时能从这个框架出发而思考,相信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再如诗歌鉴赏专题的复习,对试卷中的一道诗歌鉴赏题,如何做好鉴赏的第一步呢?我们为学生搭建了“眼观六路”的切入框架:看体裁、看诗题、看作者、看警句、看注释、看试题。当然,对诗歌进行审美鉴赏的艺术手法层面还有更多的内容,我们“眼观六路”的框架就是要学生在面对一首诗词鉴赏题时首先要具备的思路纲领及意识,避免入题解题的盲目和片面。框架意识在语文复习课中不单是一个知识点的纲领性勾勒,更是复习方向的引导,解题思路的养成。

二、每课时要有要点意识。框架搭建是复习课的基础,是“面”性的范畴,而语文复习课的“点”性的范畴是什么呢,一节课复习课不能没有方向性,这就是每节课要突出重点、要点。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为主体,引导式教法,探索式学习,那么,语文复习课就要求教师在搭建好专题框架之后,在每节课的具体操作中要把重点凝练出来,让学生结合复习资料对这一重点知识进行深入的复习和总结。教师可以对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在资料收集、题型收集、易错点结集、解体方法和技巧、注意事项等方面形成简洁的文字表述或归纳,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课堂练习、课堂提问等多种方式对这节课的重点与教师互动,从而达到知识要点突出,疑难得到化解,方法技巧得到应用。如在“辨析并修改病句”这一专题的复习中,病句的六大类型是知识点框架也是重点,具体到每节课,就至少要分三四个课时的讲解,每节课突出一个类型。如语序不当这一类型,其中又有好几种语序不当的小分类,讲解中要突出出错的原因、修改的办法、判断技巧和方法。这些环节都是在重点突出的基础上,师生有方向的互动和交流才能逐渐解决以形成知识的储备和积淀。

三、讲解要有勾连意识。知识的发散和勾连是对知识点的补充和解释的过程,是对许多知识进行回顾和复习的过程,也是为学生构建知识系统的过程。发散和勾连不单体现在理科的公式逻辑和解题思维上,任何学科的复习课都应具备这样的意识,语文教师在这方面也要花大精力,要深入精细的备课来储备,以达到讲解中的发散自如,勾连得当。复习课中每课时更多的时间应该交给学生,教师在短短的两三十分钟内跟学生谈知识点,讲解的技巧、讲解的范围、讲解的深浅度就要好好地揣摩了。发散和勾连是有方向、有限度的,不能漫无边际地发散而导致偏离要点,也不能发散勾连太多而导致学生消化不了。如诗歌鉴赏这个专题,讲解中,不能就诗谈诗,以一首诗为重点,勾连相关的意象和作者的生平事迹是必须的,既深入了重点,丰富了诗歌的意境,同时也加强了课堂的温度和学生的趣味性。再如字词专题的复习,对多音字、同义词等适时、适度的勾连和总结,无疑让学生在复习中少走弯路,而又能起到温故知新的复习效果。勾连和发散意识应贯穿于复习课的整个过程,教师要具备这样的专业素养,让语文复习课变得轻松而充实,愉快而有效。

语文复习课的这“三有”意识,要在教学环节中行之有效的凸显出来,相互配合,共同构成语文复习的思路和框架。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复习中再辅以阶段性和随机性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监督和检查,这样才能将知识落到实处。

版权所有:安徽省太湖中学    网站备案: 皖ICP备08005272号-1
地址:安徽省太湖县建设路628号   电话:0556-4162746
网站维护: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一网科技

皖公网安备 34082502000039号


页面执行速度0.002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