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教天地

【教学反思】《书 愤 》——教学设计

作者:舒丙旺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介绍南宋的时代背景和士人的北伐愿望。

2、简要的介绍陆游这位爱国诗人。

3、背诵诗歌及鉴赏诗歌中流露出的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加强诗歌的诵读,体会诗歌的内在气韵。

2、注重诗歌赏析的方法和步骤,把握诗歌的主要情感。

3、重在自主探究和交流讨论。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体会诗歌中陆游所抒发的情感,积极与之共鸣。

2、增强爱国观念和责任意识,牢记时代使命。

教学重点:

1、《书愤》诗中所体现出来的爱国情感和高贵的人生价值观。

2、诗歌鉴赏从意象到情感、从形式到内容的赏析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教师引导、自主探讨、交流讨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清代的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其内涵说的是文学作品有时代特征,反映着时代内容,体现着时代价值。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朝代,经靖康之变,中原沦陷、偏安江南、不思北伐收复之事。然而,南宋并不缺乏英雄人物,精忠报国的岳飞,气吞山河的辛弃疾,只不过,他们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的名篇《书愤》。

知识积累:

1,南宋,1127——1279年,宋高宗赵构建都于临安,与金以淮河为界。南宋首要的政治任务就是收复失地、恢复中原。

2、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有著名诗篇《示儿》、《诉衷情》等。陆游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立志科考报国,但屡遭秦桧除名;1163年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做了几年小官;46岁后入蜀,在王炎、范成大的幕府中任参议官;晚年寓居故乡山阴。陆游一生坎坷,壮志难酬。此诗作于他六十二岁时。

文本赏析:

诗歌解题:

《书愤》,即抒发悲愤。问:作者因何而愤呢?

诗歌范读: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明确:诗歌的二二三节奏;颔联的高昂情感,读法语调宜重;颔、尾两联情感沉郁,读法宜慢而稍低沉。

诗歌鉴赏:

首联

“世事艰”,世道艰难,山河沦丧。“那知”说的是自己早年涉世未深,不能洞察凶险复杂的社会。“气如山”,指自己早年收复河山壮心豪气。

首联一自问,“世事艰”——“气如山”的强烈对比,“那知”二字的未曾料到,郁愤之基调已奠定。

颔联:

问,颔联在意象的运用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明确:意象典型、开阔、壮盛。(“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两句大气磅礴,笔力雄健,完全由意象组成,却毫无堆砌之感,当年策马扬鞭、夜雪鏖战的场景如在目前。这也足见其诗才浩荡。

颈联:

颈联的抒情有何特色?

明确:用典抒情。“空”,往昔的奋斗落空,梦想落空,舍我其谁的壮志无人赏识。“衰鬓先斑”把郁愤之情更加推进一步,而至悲怆的境地。(“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尾联:

用典明志。问:诗人为何要用诸葛亮的典故?

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北伐之志至老不移,渴望效仿诸葛亮,施展抱负。

整体诵读:生齐读诗歌,争取背诵。

总结:这首七律前两联回忆过去,总写昔日豪情,大气磅礴;后两句描述现在,虽壮志落空又双鬓斑白,但志向坚定,气韵浑厚。整首诗给我们描述了一位悲情的爱国主义英雄形象,早年的凌云壮志以及铁马秋风的豪迈场面在老诗人对着镜子的那一刹那,无比清晰的浮现。然而,反对派的排挤、统治者的昏聩、无情岁月如流水而逝,正如诗人自己所说,“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早年之志与暮年之悲,现实的无情与梦想的坚定,这一切,在《书愤》这首小诗中体现得如此充分,千载之下,依然能深深的触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挫折中,要步履坚定,永远追寻心中那不灭的理想之光。

课后设计:1,背诵全诗,完成同步练习。

             2,结合陆游的《诉衷情》词和《示儿》诗,写一篇300字的陆游人物形象分析。

板书设计:首联(自问)不谙世事,豪情满怀

              颔联(对仗)大气磅礴,意境开阔

              颈联(用典)壮志落空,岁月无情

              尾联(明志)追慕先贤,理想坚定

 

版权所有:安徽省太湖中学    网站备案: 皖ICP备08005272号-1
地址:安徽省太湖县建设路628号   电话:0556-4162746
网站维护: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一网科技

皖公网安备 34082502000039号


页面执行速度0.003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