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教天地

【心得体会】高中生物课堂探究式教学的应用

作者:陈   玲

现代的新课程改革强调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探究式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即: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通过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结合学校的实际,在“探究式”为主的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初步提炼出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在课前和课始把自己的情绪理性地调整到最佳状态,通过口头或肢体语言、音像材料、实验操作等方法,迅速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尽快形成问题氛围,使学生生疑,同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这个环节包括三个步骤:出示学习目标、展示自学问题、自主探究。

1、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方法目标以及情感目标,为了使目标明确,简单,易于操作和理解,设置目标时,可以只写知识目标。出示学习目标在导课之后进行,也可以省略这一步骤。

2、展示自学问题,这一步骤可以有三种方式①可以由教师围绕学习目标直接出示。②导出课题之后,引导学生望文生“疑”,试着提出一些问题,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后出示自学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③开始学生可能不会提问题,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快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疑问,老师归纳出自学问题。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所预设的自学问题都要做到:⑴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体现知识主干,具有轮廓性,不宜太碎、太小、太多;⑵最好是文字叙述问题的形式表述而不要以练习题的形式出示;⑶问题要简洁,紧扣教材,有梯度,突出核心内容。(4)设置的问题不宜太多,问题数量在5道左右为宜,以免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巨大压力或学生在记忆问题上面耗费精力。

实践中发现:教师直接出示问题,能直奔主题,节约课堂时间,但是学生必须在老师设置的框架下运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如果让学生提出问题,大部分支离破碎,教师要引导归纳,问题提不到点子上还要补充,占据了课堂时间,把握不好可能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我们认为,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说明学生有问题意识,这是“创新”萌芽的开始,因此我们主张自学问题的设置,如果课型允许,应该先让学生提出,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也是一个观念转变的问题,就是把学生让在“前台”。

3、自主探究。⑴探究前,教师一般要适当进行方法的提示,信心的鼓励和时间的要求。⑵要留足自学时间,以学生独立阅读思考为主(大部分问题的解决都是以这个环节为基础的)⑶自主探究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到老师对自己的热切关注和期望,就是说学生自学时,老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或者通过赞许的目光关注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优等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的自学,同时要重点关注中差生,可以拍拍肩膀、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无论关注的形式怎么变,有一个底线不能变,那就是不能打断或干扰学生独立学习的思路。

容易出现的误区:一是设置的自学问题层次不清,不能仅仅围绕学习目标,问题太杂太碎或太大太空,要么一看就会,课本上面有直观答案不需要思考或没有思考价值;要么思维跨度太大,缺乏递进性,学生难以接受。二是自学走过程,时间安排不足。三是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唠唠叨叨,使学生不能专心思考,要么漠然视之,认为学生自学与自己无关,使学生在失去教师亲和力的情况下低效学习。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这个过程就是师生一起解决设置的自学问题,它的指导思想是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营造和谐有序的互动氛围,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学情况,使学生从互动中检查自学的正确程度,解决疑难问题,以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需要注意的是:⑴互动合作不是狭隘的只限于浅层次的讨论或齐答,学生独立展示、补充、评判,教师点拨、点评、归纳与总结,都是合作互动。⑵展示自学探究情况要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做到让更多的学生学会用准确的语言阐释问题,浅层面的问题要尽量照顾学困生和中等生,有一定深度的让多个学生发表见解,补充完善,直至答案准确全面。⑶教师的点评和归纳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点评使知识更加准确和系统化。所以教师对知识结构体系和详细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切忌点评时不分主次、滔滔不绝、占用过多时间。⑷教师要做好组织教学,让学生学会倾听、善于表达、勇于评价。当然教师也要学会做到倾听欣赏、精彩点评,使课堂活而有序,让师生之间的交流、点评在活跃中透着适度的严肃和严谨。⑸教师坚决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无视学生的存在和能力,以讲授代替学生的自学和展示,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表达的欲望,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领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所以互动合作这个环节可以有三种形式,一是提问与评价,操作的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评价主要在这一环节培养和体现。二是讨论,通过检查,如果学困生做对了,说明这个问题全班都解决了,教师就不用在此费事了,而是应该直接转入下一个问题检查,以免浪费时间。如果是中等生也难以解决,则需要讨论,讨论要建立在学生充分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可以同桌讨论,前后桌讨论,小组讨论。三是讲解,如果通过讨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则予以讲解,讲解的原则是“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知识迁移后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是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当堂检测是指当堂学习内容利用课堂几分钟时间进行的检测,是巩固和运用的过程。其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以便对所学知识再巩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基础知识未过关的学生采取个别辅导。这种当堂检测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教学时,可以用文字表述问题的形式或练习题的形式为载体进行活动,以达到巩固记忆基础知识的目的,检测题可以采用选择、填空、识图、实验、探究等适当的题型,既要体现本节所学知识内容,又要联系实际解释自然生命现象,阐述自己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提高健康生活水准,推进生态环保等。出示检测题的方式:可以由教师在黑板上统一出示,也可以用测试卷的形式。

训练检测的方式灵活多样,常用的方式有:分组竞赛式、接力式、抢答式、口答练习题、板演、笔答练习题等多种方式,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出题,互问互答等形式。总之,灵活多变的训练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把课堂艺术气氛推向又一个高潮,让学生在训练中对学到的知识再巩固。

五、迁移应用,拓展探究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总有一些新的问题生成,尤其是在自主探究、互动合作的基础上。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激励诱发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特别是运用文本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生理现象、生态环保等的问题。这一个环节关键是拓展。通过前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否巩固下来并熟练运用,也就是下课后的实际效果问题应高度重视。所以在课堂的最后环节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联系实际,准确并正确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以及内在的规律进行归纳和整理。设计本环节的目的有多种,是为优秀学生吃饱准备的加餐,是满足有个性特长学生发展的需求,也是为教师调整课堂时间与内容准备的缓冲地段。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地分析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标理念得以有效地落实。

版权所有:安徽省太湖中学    网站备案: 皖ICP备08005272号-1
地址:安徽省太湖县建设路628号   电话:0556-4162746
网站维护: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一网科技

皖公网安备 34082502000039号


页面执行速度0.002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