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杭建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规划目的和意义,布局形式
2.了解并理解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要求
3.综合分析城市总体布局方案,并能选择出最佳方案
4.调查本校所在城镇的功能分区情况,并用所学知识解释成因
过程与方法:
联系当地城市布局现状,分析规划是否合理,并提出理由和解决方案;增强规划法制意识,以城市主人角色参与城市规划和决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经济观点和环境观点,合理科学地建设城市,实现城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造福人类。
教学重点、难点
城市布局形式;综合分析城市总体布局方案,并能选择出最佳方案。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城市功能分区,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重点学习如何使各功能区布置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最优的区位,掌握城市微观的用地规律。
一、城市规划含义、目的
1.城市规划含义:指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依据。
紧扣上述城市规划的含义,具体从四方面理解:(1)“一定时期”可指5年为一期的近期规划,也可指以10年为期的中长期规划 (2)各项建设指除了工业、生活、居住、绿化用地外,还包括城市道路系统、给水、排水、防洪、电力、电讯、煤气、供热、公交运输等工程的所有规划和建设。本节所指的主要为功能区的布局 (3)综合部署是说城市规划考虑时间的长久性和各因素的整体性与综合性 (4)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受到法律保护。我国1990年4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规定: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占用道路、广场、绿地、高压供电走廊和压占地下管线进行建设,否则会承担相应责任。
2.城市合理规划的目的:合理利用城市土地,保护城市环境,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各种问题。
想一想 (1)如果没有城市规划,任由城市自行发展,结果如何?(2)为何城市规划在我国尤为重要?
解析 (1)如果任由城市发展,则工业和人口激增,环境污染加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化面积少等。(2)我国正经历工业化和城市化,如果不进行城市规划,将会造成严重的城市问题。
二、城市的布局形式
┌──────┬───────┬───────┬───────┐
│两种布局形式│ 布局特点 │ 优点 │ 缺点 │
├──────┼───────┼───────┼───────┤
│ │只有一个主要 │ │ │
│ │的生活居住用 │ │ │
│ │地(生活区),其│各项主要用地 │ │
│ │他的生产用地 │集中,能设置较│ │
│ │(工业区)则连 │ 完善的生活服│ │
│集中紧凑式 │片布置在城市 │务设施,方便居│由于工业较集 │
│ │生活区的外围,│民生活,便于行│中,环境污染重│
│ │少量规模不大、│政领导和管理,│ │
│ │污染严重的工 │节省投资 │ │
│ │厂企业则布置 │ │ │
│ │在近郊 │ │ │
└──────┴───────┴───────┴───────┘
┌─────┬───────┬──────┬───────┐
│ │受地形、矿产资│ │ │
│ │源、河流或交通│ │ │
│ │干道分隔,分成│ │各项用地较分 │
│ │若干片或组,各│能改善城市的│散,各区片间联│
│分散疏松式│ │ │ │
│ │片相距—定距 │环境质量 │系不便,市政投│
│ │离,相应布置独│ │资大 │
│ │立的生活居住 │ │ │
│ │设施 │ │ │
└─────┴───────┴──────┴───────┘
说明 (1)城市总体布局时首先要考虑城市为哪种布局形式,城市用地集中还是分散布局,以及组合的形式和规模,直接关系到城市内各功能区的用地状况 (2)城市布局形式又称城市的基本形态 (3)“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这两个名词为反义词,不要搞错 (4)城市的布局形式主要受哪种自然条件(如河流、气候、地形等)制约 (5)大多中小城市采用集中紧凑式,可节省成本。而受自然条件限制的中小城市只能采用分散疏松式(6)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的优缺点正好相反(7)分散疏松式能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原因在于工业区分散,造成污染源分散,同时自然环境容纳和净化废物的能力提高 (8)前面提到的城市地域形态有集中式、组团式、条带状和放射状,这是从整个城市的宏观形态上来看的;而本节所指的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是指各功能区之间在空间上的结合,从微观上看的,注意区别 (9)集中紧凑式:以一个生活居住用地为中心,多个工业区布置在周围。分散疏松式:受地形和河流影响,城市用地分成若干片,每片由一个生活区和工业区组成。
三、功能区的合理布置
合理协调城市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
1.要有便利的交通:
①工业用地要有便利的交通
②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间要有便利的交通
说明 (1)便利的交通含上述①、②两方面。(2)钢铁、水泥等重工业,运输成本高,故工业用地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区位布置,以降低成本。(3)为了工人上班方便,需大量劳力或妇女多的工业,宜接近生活区;而劳力少、占地大的工业区可远离居住区。(4)工业区位特点:“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读图 读课本“图2.16工业布置示意”,回答:(1)工业布置在什么区位?(2)工业用地和居住区间的交通是否方便?(3)哪种布局方式?为什么?(4)这样布置有何好处?
解析 (1)从图中看,工业沿通航河道和公路布置。(2)工业用地和居住区间有方便的交通联系。(3)属集中紧凑式布局形式,都围绕一个生活区布置。(4)节省建设投资,加速工程进度,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2.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
说明 (1)本项的意思是:工业用地摆在什么位置,才能不对生活居住区构成污染。(2)下表为工业布置的基本原则,也是以后有关工业区位练习中经常遇到。
┌──────────┬─────────┬─────────┐
│工业部门 │特点 │区位要求 │
├──────────┼─────────┼─────────┤
│小型食品、轻纺、服 │规模小,无污染,为│ │
│ │技术密集型或劳动 │城内居民区内 │
│装、印刷、精密仪表 │ │ │
│ │密集型工业 │ │
├──────────┼─────────┼─────────┤
│ │ │①远离城市或远郊 │
│钢铁、石化、煤气、木│用地规模大,环境污│区②污染空气和水 │
│材加工、砖瓦石灰、 │染大,或有爆炸、火│体的工业应在城市 │
│ │ │盛行风的下风向、最│
│水泥 │灾、危险等 │ │
│ │ │小风频的上风向、河│
│ │ │流下游 │
└──────────┴─────────┴─────────┘
3.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间设置防护带。
说明 (1)防护带又称卫生防护带,可以是:①绿地,如苗圃、花圃、果园、林场、草地等。②河流、山地等。③少数人使用、非长期停留的建筑,如消防车库、仓库、停车场、市政工程构筑物。(2)防护带的两个作用:①起隔离防护作用,防止工业区直接污染居住区的环境;②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
读图 读课本“图2.17石油化工区的布局”石油化工区与居住区间的位置关系有三点:①从盛行风向看,工业区位于居住区的什么区位?②工业区和居住区间设置了什么?起什么作用?③工业区内各类工厂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
解析 (1)从盛行风向看,工业区位于居住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即西部)。 (2)工业区和居住区间设置了防护带,起隔离和避免工业直接污染居住区的作用; (3)在工业区内,离居住区越近的地方,布置污染程度越轻的工厂,减轻对居住区的污染程度。
4.留有发展余地。
说明 功能区空间上或各功能区空间结合上,从远期上看发展的余地较大。
四、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
1.城市总体布局的意义:它反映各项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战略布署,关系到城市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合理组织和城市建设的投资费用。
2.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方法:综合比较分析各种规划方案的优缺点,探求一个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的综合方案,供决策者参考。
1.工厂的类型复杂多样,你如何在城市中分别布置它们?
①布置在城市远郊的工业区。出于经济、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考虑,通常把一些不宜靠近居民区的工业企业布置在城市的远郊。如砖瓦、石灰、选矿、木材加工等原材料企业,有爆炸、火灾危险的企业及有严重污染的钢铁联合企业和石化联合企业。②布置在城市近郊的工业区。对城市有一定污染、用地大、货运量大、需要采用铁路运输的工业企业应布置在城市边缘。根据城市规模不同,可将这一类型工业组成一个、几个甚至十几个工业区,分别布置在城市的各个地段上,例如考虑污染因素,如果城市能够形成两个工业区时,可将城市工业按其性质及污染程度分为两组,污染较小的一组布置在河段的上游及风频最小方向的上方,污染较大的一组布置在河段的下游或风频最大方向的下方。这种布局方式即有利于减少工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又有利于组织交通,缩短职工上下班距离。③布置在城区内或居住区内的工业。在城区及居住区内,可安排一些污染小、用地少、无需铁路运输或运输量不太大的工业。这些工业有:小型食品工业,如牛奶加工、面包、糕点及糖果制作企业;小型轻纺和服装工业,如缝纫、服装、刺绣、制鞋、针织等企业;小五金、小百货、日用工业和小型服务修配厂;文教、卫生、体育器械工业,如玩具、乐器、医疗器械等。机械或者半机械操作、货运量达3000—4000吨、用地30公顷左右、有一定污染的中小型企业,如制药厂、无线电厂等,则应布置在城市内的单独地段。
2.如果你是一个城市房产商,为抢占商机,你应该如何选择居住用地的“风水宝地”?
一处居住区的“风水宝地”,应该具备:①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应选择适于各项建筑工程所需要的地形和地质条件的用地,以避免不良条件的危害。在丘陵地区,宜选择向阳和通风的坡面,少占或不占高产农田。在可能的条件下,最好接近水面和环境的优美地区。②注意与工业等就业区的相对联系。居住区的位置,在保证安全卫生与效率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接近工业等就业区,以减少居民上下班的时耗。③用地数量与形态的适用性。用地面积大小须符合规划用地所需,用地形态宜集中紧凑地布置,以节约市政工程管理和公共交通的费用。当用地分散时,应选择适宜的用地规模和位置作为居住区,使各个区块用地同城市各就业区和就业岗位在空间上的分布相对平衡。④依托现有城区。尽量利用城市原有设施,以节约新区开发的投资和缩短建设周期。此外,用地选择还应注意保护文物和古迹,尤其在历史文化名城,用地的规模及其规模布置,要符合各城保护改造的原则与要求。⑤留有发展余地。用地选择在规模和空间上要为规划期内或之后的发展留有必要的余地,还要兼顾相邻的工业或其他城市用地发展的需要,不致因彼方的扩展,而影响到自身的发展和布局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