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市级立项课题《利用增强现实技术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研究》(AJKT2024—088)中期成果总结活动在安徽省太湖中学举行,郝依凡主持会议。
活动通过前期观摩课题组成员利用增强现实技术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实践研究的公开课《合成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等课例来展开总结。
课题组成员已认真研读文献,系统阅读建构主义、认知负荷理论以及AR教育应用相关文献,并积极以活动为载体,具体探索并打磨AR技术与高中化学课程深度融合的课例,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开展对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的行动分析研究,发表了多篇论文,积累了典型案例,形成初步理论成果。
活动强调,要切实开展课题教学研讨活动,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变革课堂教学结构,打造AR与高中化学课程“深度融合”的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教与学模式,切实将AR与高中化学课程“深度融合”体现到平时的教学中,重构化学知识的 “可视化” 表达,破解中学化学抽象概念的教学难点。
(图文:郝依凡 初审:姚青松 终审:潘典文)